员工和企业之间,应该以劳动关系/契约关系/合作关系为核心,而不再是过去那种依附归属的关系。承认吧,就算再谈及忠诚度,也应该是企业和员工的相互忠诚,而不是要求员工来单方面向企业效忠。
这无关职业道德,操守问题,而是趋势。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自由、竞争。而现在的年轻人,在职业上也有了更多的选择,他们的经济压力也比之上一代更小,面对高涨的房价和日益便利的交通,不再坚守一份工作已经不足为奇。

曾经有一位二十来岁的互联网从业者跟老蒋聊天。这个年轻人聊到他频频跳槽的原因,有一句话老蒋印象深刻,他说:
我跟老板谈加薪,他跟我谈理想拼搏。我跟老板谈辞职,他跟我谈发展前景。既没有让我看到希翼,又让我觉得心冷。大家都是明白人,这样的企业,我呆着还有什么意思?
管理者们,这就是现实啊。不要再说自己花了多少精力来培养员工,也不要再说员工的忠诚度太低,是时候认清现实了。

现实1: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,谈员工忠诚度毫无意义。作为管理者,需要自省一下,员工之所以会走,企业这边出了什么问题。
现实2:企业作为盈利性的机构,当然是要创造更多的价值。所以,即使在这个时代,管理者依旧需要想方设法地留住优秀的员工。
明白了以上的两点,大家才有一个真正正常的心态,来思考、来讨论怎么留住优秀员工,怎么让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问题。

站在员工的角度,所谓的“忠诚”也并不是长时间留在一家企业,不跳槽。真正的忠诚是,在合约的范畴内,不违反契约的内容;在合约解除之后,不做损害前东家的事。
而站在企业的角度看,企业应该扪心自问:大家需要的,真的只是不离不弃的员工吗?
看过本文的访客还看过下面的文章:
上一篇:海豚型组织更加适合以90后为主体的互联网学问
下一篇:企业需要能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员工